今天乘坐一大早的高铁,从上海开往厦门,准备在厦门和父母待上一段时间,顺便带他们去做个全身体检。
小孩可谓是高铁上最令人“闻风丧胆”的物种,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前一晚睡眠不足,想在车厢上简单补觉的人简直是灾难,车厢嘈杂得像集市,即便我戴着降噪耳机也难逃被噪音“骚扰”的厄运,就在我小憩的过程中突然一个小孩尖叫一声把我吓醒,期间小孩以非固定的频率时不时发出一声刺耳的怪叫,令我非常恼火。
就在我埋怨的时候,脑海里突然闪过个念头:面对现实中不满足预期的冲突时,人们往往是采用对抗的方式处之,不管是精神对抗还是物理对抗,这一过程都需要耗费自己大量的精力成本,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他们其实有很多选择的权利。
于是我立马起身找到乘务员询问是否可以升级到一等座,过程比我想象的顺利很多,一眨眼功夫乘务员便帮我操作完成,拿着行李逃离嘈杂的车厢,我的心情有种莫名的爽感。在新的车厢非常静谧,大家仿佛墨守成规般地调小音量,耳机中播放着纯音乐,我拿 iPad 翻阅着《午夜降临前抵达》,有一瞬间我仿佛融进了刘子超所描写的欧洲旅途中,随着飞速行驶的列车享受轻快自由。
类似的情况,比如在千岛湖骑行的时候选择放弃完成目标的执念,在泰山的半山腰时选择放弃步行登顶的执念;放弃并不总意味着负面情感,而是在紧绷时,让自己的身心,与外界的联系保持适当的缓冲放松。
很多时候需要爱惜自己的身心,没有必要同苦难死磕到底,借此证明自己的“强大意志”,时刻记住自己有自主选择的权利,这么做也是为了走得更远。